一、运用编码与3D接口
将BIM模型应用在运维阶段,应根据业主、BIM团队、运维团队的需要,依据管线分色、组件细致度与数据需求表、编码等方式来建立BIM模型 。无论是模型更新、例行性巡检或是异常通报都是以编码搜寻或是3D接口查找的方式,查阅相关的设施数据,协助运维者判断状况以及需要。业主、BIM团队、运维团队等这些使用者实际在使用上的需求是相当重要的,若能依照使用者所提出的要求来建立BIM模型,会使BIM模型更容易也更有效的被应用在运维阶段中。
二、快速掌握设施状
将BIM与住宅的基本平面、设施设备基本数据、电能使用分析、维护纪录及维修通报的数据项做连结。住户可以通过云端数据库的方式,通过BIM以3D的呈现方式快速掌握居家设施设备的状况,并与维护厂商客服网络报修功能做链接,使住户与维护厂商可以清楚的针对维修事宜进行讨论,并详实记录设施设备维修情形,做为日后维护管理的参考。无论是将BIM作为链接众多数据库的核心,或是作为其中一个数据库都是可行的应用方式,有利于使用者快速取得所有所需的数据并整合,以协助做出更精准的判断。
三、通过BIM管理设备资产
通过RFID技术以及标准化的资产卡,在BIM模型中建立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数据链路, BIM将可应用在管理及检索设备资产数据。链接至BIM模型,运用BIM模型最大的优势,也就是3D或2D定位的呈现方式,将有助于用户通过图像化的接口迅速带出所有相关的数据。
四、运用BIM数据记录
将BIM作为以过往经验为基础的设施维护知识库,将所有遇过的设施维护问题与解决方式都通过BIM来记录,供下一个的建筑项目使用。藉由BIM建立CBR数据库,可以参考以前的案例,建立新的解决方案,方便团队成员访问现场时,对设备进行评估。借助BIM记录,将BIM作为知识数据库使用,协助管理者或现场人员进行维护问题的判断。
大楼BIM运维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,通常可以理解为运用BIM技术与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相结合,对建筑的空间、设备资产等进行三维可视化管理。让模型与运维相关数据结合,管理人员可以通过3D平台更直观、清晰的了解楼宇信息、实时数据等。
6月12日,在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,最后一组钢轨到达轨道铺通接轨点。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“百年荣光”之路,中国首创世界智能高铁先河京张高铁全程174公里,起点位于北京北站,一路向北,穿越居庸关长城、水关长城、八达岭长城等地,抵达2022年北京冬奥会另一举办地张家口。